2019-12-26 09:27:42
印刷喜帖肯定是新人頭疼的一環,既要估計派帖對象、印帖數目,又要左挑右選最滿足的樣式,還有內文及帖封的編撰格局,弄錯的話可是很出糗的。長沙邀請函印制在這里整理了一些資料,供您參考。
1、請柬的內容
- 婚禮及婚宴日期及時刻(公歷與陰歷)
- 新人姓名(男右、女左)
- 注冊及婚宴地點
- 等候及入席時刻
- 兩邊爸爸媽媽的姓名
- 男、女家聯絡電話
2、新人稱謂
中式喜帖內文中,可參閱以下有關排行的寫法:
長男:家中兒子排行最大
次男:家中兒子排行第二
三男:家中兒子排行第三
四男:家中兒子排行第四(之后排行如此類推)
幼男:家中兒子排行最小
小兒:家中只有一位兒子
長女:家中女兒排行最大
次女:家中女兒排行第二
三女:家中女兒排行第三
四女:家中女兒排行第四(之后排行如此類推)
幼女:家中女兒排行最小
小女:家中只有一位女兒
3、內文
以往,新人會挑選于早上在婚姻注冊處舉辦證婚儀式,晚上于婚宴場所設宴。時至今日,證婚把戲愈變愈多,部分新人會挑選聘請證婚律師于晚上開席前,在婚宴場所證婚;或已在海外注冊,僅僅回港設宴。有鑒以上3種不同證婚組織,以下供給各自的寫法。
圖左:早上證婚、晚上設宴比如:在內文中提及謹訂于(日期、時刻)為(新人姓名)在(證婚地址)舉辦結婚典禮是晚假座(婚宴地址)敬備喜酌
圖中:晚上同時證婚及設宴比如:將日常的等候及開席時刻略作修改(時刻)舉辦證婚儀式(時刻)晚宴
圖右:已在海外注冊、回港設宴比如:寫在內文與下款之間空白位置結婚典禮已于(日期)在(證婚國家及地區)舉辦
4.父母之言
根據傳統文教,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喜帖都是以新人爸爸媽媽的名義宣布。而古代有關婚事也需經由高堂首肯。直至現在,假如新人的祖爸爸媽媽都健在,就要喜帖中「四大長老」的姓名上,參加「承嚴命」、「承慈命」或「承嚴慈命」等字眼,表明這宗婚事得到祖父母贊同并由他們公布。有關用法如下:
承嚴命:祖父健在
承慈命:祖母健在
承嚴慈命:祖父祖母健在
5. 下款特別處理
喜帖下款一般以新人兩邊爸爸媽媽署名,但面對特殊情況,如爸爸媽媽已離世或離異,可以作以下處理。
爸爸媽媽離異:照樣寫上兩邊姓名,惟母親姓名不須冠夫姓。
新人其間一位爸爸媽媽已離世:請帖下款毋須加上其姓名。
新人的爸爸媽媽皆已離世:可由叔父、伯父或長兄以其名義發帖,或考慮以新人自己名義發帖。帖文初步只需改為「我倆謹訂于…」,而下款將改為新郎、新娘的姓名即可。
6. 電話格局
部分新人會在帖上印上男、女家聯絡代表的手提電話,方便來賓因要事而需求聯絡。電話號碼以中國數字顯現,并以「干宅電話」代表男家、「坤宅電話」代表女家。
7. 囍帖信封必備格局
最基本的囍帖信封寫法,只需謹記以下5點必備格局:
送呈:敬語,指派帖者恭敬地遞上囍帖,一般寫在信封右側中間位置。
臺啟:啟封詞的一種,表達派帖者對收帖人的敬意,寫在收帖人全名之下。
來賓姓名:編撰來賓姓名以全名為準,并加上先生、女士、小姐等稱號。
來賓稱謂:如收帖人為親人,則需加上稱謂。
闔府統請:要同時請客收帖人的家屬到會,應在信封的左側加上「闔府統請」四字。
8. 來賓稱謂及格局
給老一輩
1. 以爸爸媽媽名義發帖:(男性老一輩全名)先生、夫人臺啟
2. 以自己名義發帖:(老一輩稱謂)(男主人全名)鈞啟
給平輩、后輩
1. 平輩如未婚:(平輩全名)先生或(平輩全名)小姐臺啟
2. 平輩如已婚:(平輩全名)先生、夫人臺啟
啟封詞與收帖人聯系:
鈞啟:適用于收帖人為老一輩或上司、師長
臺啟、大啟:適用于收帖人為平輩
啟:適用于收帖人為后輩
切記的是,如要派帖給已婚女性老一輩如阿姨、姑姐等,收帖人都應以其伴侶為主,如姨丈、姑丈全名,而非阿姨、姑姐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