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4 16:51:14
凹版印刷是傳統印刷辦法(平版、凸版、凹版、絲網版)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在藥品包裝用鋁箔印刷、塑料軟包裝印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盡管,凹版印刷在我國已應用多年,但其印刷工藝依然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F就凹版印刷中油墨轉移的一些影響因素進行討論。從油墨的角度來看印刷進程,印刷其實就是油墨從印版到承印物的一個轉移進程。討論油墨轉移進程中的規則對咱們印刷設計和實際印刷操作是非常重要的。長沙印刷公司從多年印刷上機操作實際和理論探索中,總結出以下因素對油墨轉移量有影響。
1、網穴形狀
構成網穴首要運用化學腐蝕法或電子機械雕刻法,它們構成網穴的形狀是不同的:腐蝕網點形狀呈“U”形,電子機械雕刻網點呈“V”形。出產辦法不同,單個網穴的容積也不一樣,油墨存儲量也不一樣,前者大于后者,因而印刷油墨轉移量也是前者大于后者。腐蝕版一般因轉移量大而用于文字線條較多的PTP鋁箔印刷,而電子機械雕刻版因網點改變較多而且重復性好,因而應用于圖畫較復雜的塑料薄膜五顏六色印刷。
2、油墨顆粒細度
油墨顆粒越細,進入印刷上網穴的油墨顆粒就越多,然后轉移量就越多。一般油墨顆粒細度為10-20μm。
3、油墨的粘度
油墨的粘度在油墨轉移進程中也非常重要,在薄膜復合彩印出產中油墨粘度控制在13-25S(3號Zahn杯)。在此范圍內,跟著粘度升高,轉移量增大。再增大粘度,因油墨外表張力加大難以進入網穴,然后使轉移量下降;若粘度過小,溶劑過多,單位體積內油墨顆粒下降,然后轉移量也下降,甚至有或許引起色相偏差太大而產生質量事故。
4、刮刀角度、壓力和刮刀觸摸點到壓印點的間隔
刮刀角度越大,壓力越大,刮去網穴中的油墨越多,然后油墨轉移量減少。刮刀與印版的接觸點到壓印點(壓輥與印版輥筒的觸摸點)的間隔越遠,網穴中的油墨在與承印物觸摸之前干燥的時刻添加,然后粘度上升,添加了轉移困難,下降了轉移量。